2026届高三开学模拟作文试题+范文+写作指导

作文写作 0 16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2026届高三开学模拟作文试题、范文及写作指导: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培根说:“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share_c593cf31aba0742af9f1fe981870d44b.png

范文

 

《破“装饰”之虚,弃“教条”之执 —— 树立“求真致用”的学问观》

 

学问,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解决问题的钥匙。然而,在现实中,学问却常常被扭曲。有些人将学问用作装饰,炫耀自己的知识,却不将其内化;有些人则完全依赖学问上的规则断事,陷入教条主义的怪圈。

 

学问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古往今来,多少人在学问的追求中迷失了方向。战国时期的赵括,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然而在长平之战中,他生搬硬套兵书规则,不知变通,最终导致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元气大伤。赵括的失败,正是因为他将学问仅仅当作了炫耀的资本,而没有真正理解学问的内涵,没有将学问与实际相结合。

 

同时,学问也不能成为束缚思想的枷锁。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盲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教条,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他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国情,灵活运用,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表明,学问是“指南针”而非“紧箍咒”,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学问。

 

正确的学问观,应是破除“虚饰化”与“教条化”,实现“学”与“用”的真实、灵活统一。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既深入研究古代医书典籍中的学问,又不被传统知识束缚,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将学问扎根于实际需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体现了正确的学问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树立正确的学问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生搬硬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问的海洋中遨游,真正发挥学问的价值,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写作指导

 

1. 审题立意


材料中培根的两句话批判了两种错误的学问观:一是学问过于用作装饰,二是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


核心立意应是树立正确的学问观,即破除“虚饰化”与“教条化”,实现“学”与“用”的统一。


可以从反对学问的表面化使用、反对学问的教条化应用等角度进行立意。


2. 结构安排


可以采用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如“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开头引出话题,提出正确的学问观的重要性。


中间部分分别分析学问用作装饰和依规则断事的危害,然后阐述正确学问观的内涵和意义。


结尾总结全文,呼吁树立正确的学问观。


3. 素材运用


可以运用历史事例,如赵括纸上谈兵、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等,来论证学问不能用作装饰和不能教条化应用。


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领域的事例,如屠呦呦研究青蒿素,体现正确学问观的实践。


还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 语言表达


语言要准确、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


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复杂的词汇,使文章易于理解。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