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夺泸定桥》的有关资料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的迅喊部在四川省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红军主力成功强渡大渡河,并在雨中以惊人的速度行军,一日夜疾行120公里,按时抵达泸定桥西岸。 在激烈的战斗中,第2连连长带领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和火墙般的火力,沿着铁索桥强行登陆,最终占领了泸定桥。
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泸定桥参观游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为了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50周年,让后人记住这一历史时刻,1984年,泸定人民开始筹建纪念碑。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为“红军飞夺沪定桥纪念碑”题写了碑名,台阶左右两侧碑体上有用汉藏两种文体刻下的、由聂荣臻元帅亲自撰写的碑文。
泸定桥简介泸定桥图片
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飞夺泸定桥简介: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红军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然后沿着大渡河东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恶劣天气下,跑步前进,一夜之间行军240里,最终在5月29日凌晨按时抵达泸定桥西岸。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
泸定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位于中国四川省泸定县境内,横跨大渡河。它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标之一。泸定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选取 了通过泸定桥这一险峻的通道。
泸定桥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的大渡河上。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铁索桥,在建筑技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泸定桥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比美洲建造的第一座铁索桥早96年,比欧洲的铁链吊桥早36年。
泸定桥的资料
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Fourteen〗、 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四月投入使用。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和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梁。1863年,太平天国起义名将翼王石达开在泸定桥抢渡大渡河失利,全军覆没。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
关于飞夺泸定桥的资料有关飞夺泸定桥的简介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红军主力在四川省中西部成功强渡大渡河,其中红四团在恶劣天气和险峻山路中急行军,一夜之间行进了120公里,于5月29日凌晨6时准时抵达泸定桥西岸。
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的迅喊部在四川省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
年5月,红军为北上抗日挺进至大渡河。河岸高山峻岭,唯有泸定桥可通过,国民党派两团防守,后增援两旅,意图阻止红军北上。红军早已洞察敌人计谋,红四团于28日接到命令,必须在29日清晨夺取泸定桥。仅剩20余小时,且距离泸定桥尚有240里,敌援兵逼近,红军的速度成为取胜关键。